Brings the youngs to the world, covers their childhood with blossom
陪伴孩子,走向世界這片花海
陪伴孩子
走向世界這片花海
理念與目標
我們在推動營隊時,曾聽聞有人這麼說 : 「何必教導偏鄉的孩子國際的事物,他們又接觸不到」。地球是大家一同居住的大家園,世界的種種議題和文化,不由我們來體驗和感受,那還由誰來決定我們呢?
扣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- 4,(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,並為所有人提供終身學習機會) Ensure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quality education and promote lifelong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all。 我們希望提升偏鄉學童的學習機會,不讓學童們因為外在因素,喪失了珍貴的學習機會。
我們的課程能夠提供學童教科書上沒有的「世界觀」,能夠在自身的環境下去思考世界上的現象,希望課程結束,學童們能夠運用學到的觀念及技能,改變身邊的環境及為世界出一份心力!
的確,單憑高中生的一己之力,我們無法完全弭平城鄉差距、無法改變所患的議題、學童的英語無法霎那間大耀提升。但增加其議題的討論度,豈不是讓人們開始重視我們所處的地球嗎? 豈不是打開孩子們對世界的探求心嗎? 我們希望透過長期的陪伴,萌芽學童們對世界的探求。如果學童們對世界有了更多的期待,或前途因此翻轉。那麼,我們的陪伴就值得了!
服務內容
推動國際議題 (佔總課程60%)
授予孩子們全球/本土炎上 時事、議題、問題。同時,藉由模擬實境課程 (Simulation) 、探討及討論相關新聞 (Independent Critical thinking)、辯論 (Debate) 、製作海報 (Poster creation),讓學童不單單只是在這些國際議題上沾邊,能讓學童思考如何改變,為地球盡一份心。
推動國際語言(佔總課程30%)
教導學童們基本的英語,英語被公認為世界語言,亦是最廣泛使用的第二外語。我們將在課程中加入基礎文法、聽辨能力、文章閱讀、口說練習、單字累積等等課程,增加學童的英語能力!
推動國際文化(佔總課程10%)
分享學童各個國家的文化,以三層次文化為主軸,包含物質文化: 國家衣食住行所創的事物、機器等等 (EX: 台北101) / 制度文化: 道德倫理、社會制度、風俗、法律 (Ex: 台灣為民主制度) / 精神文化: 藝術、音樂、戲劇、文學、宗教信仰 (Ex: 台灣的故宮博物院)。除分享之外,我們將實際帶領學童體驗當地文化,包括烹煮在地美食、穿著本土服裝、演奏當地音樂及戲劇、閱讀當地文學等等。培養孩子對世界各個角落的好奇心及參與。
國際教育的重要性
國際教育非大城市學校專利,面對「全球化」既深且廣的影響,教育部國際 教育 2.0 以「精進學校本位國際教育」來達成「培育全球公民」的目標,其三個 面向以深探「國際議題」、「國際語言」、「國際文化」為主軸,以培養學生「彰顯國家價值」、「尊重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」、「強化國際移動力」、「善盡全球公民 責任」,進而提升「國際觀」與「全球素養」,在強調「更國際」、「更在地」的雙 趨勢下,偏鄉學校推動國際教育,必須從理解偏鄉學校的處境與困境脈絡為起 點,並以創新及合作的思維來推動偏鄉學校的國際教育。
國際認同: 認識自我。透過擴張文化接觸、議題和時事了解,教導學生認識我們所在的地球村不同的種族、語言、階級、宗教等,也認識我們,台灣。喚醒對國家的意識。
國際素養: 讓學生從議題、語言、文化溶入國際。以國家為主體的國際意識。
我國、全球競爭力
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
偏遠地區推動國際教育之難
不同的起跑點也造就了國際教育在偏鄉學校的不重視。
交通不便,推動國際交流不容易。偏鄉學校位於大眾交通工具: 火車、高鐵、公車所抵達不到的地區。與國外學校探討、辯論、解決國際議題的機會謬和拓展視野的機會謬謬無幾。交通,阻止了這些孩子踏向國際,要推動國際教育難之又難。
刺激不效,國際觀的種種不重視。對偏鄉孩子而言,事實探討和文化交流的機會不大常見,「國際教育」或「國際觀」更是只會出現在電視和網路上的名字。對師生而言,是否接觸國際教育,對他們的舒適圈沒有影響,阻斷了球探國際觀的渴望。
缺乏資源,國際教育難落實。推動國際教育目的在於擴展學生的國際觀念,進而影響對時事的行動,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領域皆涉及。國際教育應採「融入」方式在各個領域擴散,將全球性議題、外語及文化學習,融入在學生的生活中。因此,推動國際教育,教師的專業也應付有一定的能力,才挊夠將國際教育融入學生。林明地指出我國教育體制,從未讓師長們思考該如何讓學生涉及國際議題和文化,導致國際教育未能真正落實於課程。而一般教育部社友的公立學校尚且如此,更何況是偏鄉學校的教師呢? 臺灣教育部推動的「國際教育 2.0」中的「學校國際化」期待學校多多融入國際議題、國際語言、國際文化到學校中。然而,交通不便、數位差異、教育資源不足等問題影響偏鄉地區推動國際教育的行動力和意願。公立學校經費薄弱,在推動國際教育會碰上難度甚高和精緻度不足、空間規劃難以實踐的問題。
社會弱勢,孩子「恐」國際教育。偏鄉學校因班級量少、班級人數稀疏,導致同儕組織純樸和缺乏競爭等問題,導致偏鄉兒童少了對於國際教育的學習動機。另外,又因偏遠地區的孩童的家庭多為低收入和中收入,隔代教養、單親家庭比例高,社經地位的低弱使得偏鄉學生缺乏走向國際的勇氣。
台灣教育問題 - 分配資源差異
教育,乃是國家之根,國欲所強,從教育建起。教育工作,千人樹人,可久可遠,從你我做起!
孔子《論語‧季氏篇》所說「有國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」,但不幸, 國家再怎麼追求平衡。不均,仍充斥於各種現象之中。就教育而言,臺灣自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,如今走到十二年國教。教育機會的普及,使得教育資源不斷膨脹,加上地裡條件和家庭背景等等因素,進而引發了臺灣各縣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。從資金切入,臺北全縣的教育預算為425.44億元,台北市則為549.60億元。而偏鄉國中小的經費為25.6億元。教育經費的不均也反應在資源、師資、規模、設施等問題上。